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

岳父與爸爸的遺照

(02-19-2015一三)
結婚後,每年除夕圍爐之前,太太都會奉岳母之命在家裡擺出供桌,上面放著一幀太太父親的遺照與供品,一天三炷香,直到初二才撤下。今年也不例外,除了不再燒香,其他一切照舊。
昨晚問太太:一般人的家中,祭祀的通常是夫家親屬長輩,除非先生入贅。太太說她曾跟岳母反應過此事,甚至問岳母:如果先生也要將他爸爸的遺照擺出來祭祀,那該怎麼辦?兩個人的遺照放在一起,還真是一個有趣的畫面!
不過,這也點出了一些問題:子女為何掛父姓?夫家為何不能祭祀媳婦親屬?為何逢年過節一定要回夫家,媳婦一定要孝順公婆?花花結婚不會比較好 為什麼要?一文中談到了這個現象,而華人「女往上婚、男往下婚」的傳統,代表夫家更具經濟的能力,而有能力、有責任生產的人,自然兼具支配的權力,權力包括姓氏與祭祀:孩子跟誰姓?過年去誰家?諸如此類!

花花笑說如果兒子對母親說:「其中一個小孩要跟我老婆姓,而且我們過年要一年去我老婆家,一年回我家。」這樣的反傳統,就是在鬧家庭革命了。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中,鮮少聽聞類似的革命,不分男女,大家都選擇屈服於傳統的社會價值之下,很少有人願意起身衝撞體制。
不敢革命也就罷了,偏偏還喜歡自我感覺良好,以「精神勝利法」來自我催眠一番,說什麼「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就好像魯迅小說改編的電影「阿Q正傳」裡,主角阿Q都已經要被威權砍頭了,還要假裝豪邁地說:「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問題是活著的時候,也不是什麼好漢。明明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卻只能努力改變自己去適應社會,期望得到那一絲尊嚴與虛假的自信,甚至去欺負比他更弱小的人,以證明自己的強大。
華人傳統上都是以家族為經濟單位,而華人信奉狹隘血緣的宗法大家長制,除了讓男人倍感壓力,也讓女人抬不起頭,更讓人性扭曲失去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