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讓改變變成自然

(12-15-2014 一心)
連續兩天睡少少,用完藥石,身體居然不想喝咖啡,提振精神的最好方法,就是定課,回到定課來,感覺非常的幸福。
第一堂課,要傳達「歸零」的感覺,回到定課中汲取靈感。相信,身體已俱足了所有的智慧,只是要夠安靜。
聞思到師開示的:「定課要做的非常實在,非常的由衷(要完整,完全的受用):讓經行、禮佛做的更徹底,尤其在每一個動作往下的時候,例如禮佛往下的時候,呼氣要做的徹底,呼氣完整就不會有哪麼多的火氣,哪麼多的口乾舌躁,身體的躁熱,因為火氣沒有往下沈。」
「完整就是要找到最受用呼吸的量,尤其是呼氣的量,感覺呼氣是完
整、很舒服、很受用。那受用的味道要感覺到。」

死亡,不過是一口氣

(12-15-2014一三)
喜歡逃家的小兔說:「我想變成魚好讓媽媽找不到」,媽媽回說:「那我會變成漁夫找到你」;小兔不服氣說:「我要變成鳥,讓媽媽找不到」,媽媽接話:「那我會變成讓鳥歇腳的樹」。最後,小兔認輸地說:「那我還是待在這裡做你的小寶貝」,媽媽笑說:「那就來根紅蘿蔔吧!」
我很喜歡的這則故事《逃家的邦尼兔》(The runaway bunny),出現在HBO自製電影《心靈病房(Wit)》的最後,劇中罹患卵巢癌末期的英國史詩教授貝寧 (Vivian Bearing),臨終之前,她的恩師愛絲佛(E.M. Ashford)教授前來病房探視,讓貝寧依偎在她身旁,溫柔地唸著繪本上的字句

權貴或公民的宗教

(2014-12-15季菁)
信佛的朋友拿給我看一本「大象行腳」的刊物,我翻閱了一下,是介紹一位從佛光山出來的慧禮法師到非洲創立好幾間孤兒院,收留非洲孤兒的故事。本來很令人感動,但再仔細一看,他們讓孤兒一起吃素,教孤兒禮佛還好,但讓我很難理解的是他們竟教導非洲兒童講中文,寫中文,還背三字經、弟子規,唱中文佛歌。
我以前中學唸的是教會學校,除了有一堂倫理,是由修士來教的。他也不盡然都教聖經,還會讓我們看歐洲的電影,讓我們讀小王子,帶我們去畫畫,課程很活潑,也沒勉強我們要全面接受天主教文化,講歐洲的語言,還是會尊重我們在地的課程,甚至很謙虛、很努力的學著我們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