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自閉的迴路

 (2014-05-25 郁曼)
週二下班,一位表弟來訪,其實這十幾年除了親友婚喪之外,幾乎沒見過他,他好像也都刻意避著親戚。
最近他又辭工作了,有天在街上遇見哥,跟哥抱怨發抒他諸多不滿,可能有人傾聽,就開始主動來找哥了。而哥發現實在幫不了他,就推給了我,我因完全狀況外,就先跟他互動一下,沒想到他週三又來。
大致了解了他怨恨爸爸的理由:他覺得都是爸爸阻礙了他的婚姻,而且分家產、對待他都不公原本比較護著他的媽媽又已過世 而這十多年,表弟不只走不出感情的傷(抱著消逝的愛不放),而且工作一直不如意,他懊悔大學選錯科系,大畢後兩度辭掉一般人認為相當不錯但他做得沒興趣的工作,可是別的工作也不夠喜歡,他坦誠自己好高騖遠,總想賺很多錢,他認為只要有錢,他現在所有的煩惱就都解決了;他嚮往婚姻,但現在他頂多頂多只能找到兩萬塊的薪水,他不知怎麼結婚養家,想娶越南女,爸爸又反對

當孩子失去了天真

(05-25-2014 一心)
Jason邀請,去他家,和一些鄰居、朋友們共進晚餐。其中有一個來台灣短暫停留拜訪的加拿大家庭,一對夫妻帶著兩個活潑可愛的兒子。這個爸爸是Jason從青少年時期至今的好朋友,可能因為他和Jason都是加拿大華裔,格外能理解彼此。
來台灣前,這家人先去香港看親戚。爸爸感慨說,生長在華裔家庭,從小到大的存在價值,幾乎是依照學業成績、薪水、社會地位等等外在成就來衡量,讓他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永遠要更努力。但這次到了香港,發現那種家族期待、社會眼光帶來的壓力,更是沉重,來到台灣,感覺好像有比較好一點,有多一點做自己的空間。
來自比利時的馬丁說:我在台灣住這麼多年,發現,台灣人總是很忙碌,要讓自己不斷地學很多東西,假日要出去玩,平日晚上還要去上一大堆課程。有一種「要成為有用的人」的焦慮感,閒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