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永不屈服的美感

(2014-07-25靜芳)
「槿花一日自為榮 何須戀世常憂死」。看了改編自小說《利休之死》的電影《一代茶聖千利休》,知道真的有人為了茶道美學,寧可犧牲生命,匈牙利詩人裴多菲說「若為自由故,生命愛情皆可拋」。對千利休而言,美就是自由,唯有自由,不受任何內外的束縛,才有美感可言。終其一生,他只向美麗的事物磕頭。
2013年版的電影《一代茶聖千利休》,原日語片名《利休にたずねよ》可譯為《想問利休》。市川海老藏主演,一開始就點出一代狂人暴君的荒謬「捉拿一介茶人,出動三千兵力」,對比當代中共龐大的維穩保安經費,總把異議者當恐怖分子。獨夫的痼疾,古今皆然。
他的執著為自己帶來了死亡,但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他對美感的執著和追求不死,生命就不死。原本他名叫「千宗易」,之所以被天皇賜名為「利休」居士,是說「銳利也要適可而止」,暗喻茶道精神最終是放下,但放下絕不是屈服於公權力。
片中利休霸氣地說:「美,就是我說了算」。「我說了算」這句話不是驕矜,講的是做真正的自己,不受脅迫、利誘,妙高峰頂,不許商量,他追求永恆的生命,看透真正的生命不在一時,「我所挑選的物品都會留下傳說」。
千利休追求「美」、在茶道上精進,「為了泡出一碗好茶,全心全意,奉獻一生」。
1587年北野大茶湯,當時的掌權者豐臣秀吉,見識到世人被千利休所震懾、吸引,眾人可以因為千利休的一舉一動而靜了下來,堂堂兵權一身、對人民生殺予奪的豐臣秀吉竟給他的光采氣勢比了下去,當場妒心失控。
一開始在千利休的茶室,豐臣秀吉看到了一個「閑」字的字畫,利休給他一碗冷粥加醃梅,從中秀吉回想起過去的單純和快樂,這也是利休要告訴他的,不要忘記這個單純和閑靜。但秀吉掌權後,真的很不同,人性的至純在權力的貪戀中迷失,所求不遂,也是很苦。
一個掌權者沒有心量時,衍生出來的貪瞋痴,比什麼都還要可怕,因為他有權可以操控每一個人的生死,就像現在的台灣,有權的人沒有心量去接受不同的聲音,就會去修理這些發聲的人,而國家就無法進步;這個國家會因為沒有心量的掌權者,失去許多人才。
陳澄波陳文成這些人,不就是因為沒有心量的掌權者而失去生命的嗎?豐臣秀吉開始一一的要拿走千利休珍惜的人事物,利休最後用生命來告訴秀吉,他無法拿走他對美感的堅持。
千利休的茶室,很小、很簡單,是他過往情感的累積。
「侘寂之美」(わび さび/wabi sabi) 呈現「佗茶」的簡樸謐靜、和敬清寂。有人說千利休透過茶道,讓這個日本美學的極致,充分發揮出來。千利休死了,留下的是讓後人追求的茶道之美和精神;一個徒有武力與財富的威權者,不得人心,征服天下但不足以令天下服。
千利休忠於美感,不怕威權,把生命用在追求自己的嚮往上,生死以之。他堅持每個人進入他的茶室,不管是平民還是權貴,都要低頭彎腰、放下刀。在這個小小的茶室中,每個人都平等,都要慢下來等茶,也因為空間窄小,才更能瞬間收斂成人與人之間直面的心靈對話。片子很慢、真的很慢,卻不會讓人想睡,一直有股引力,跟著他的生命之流,讓人感覺慢下來真好,讓人感覺只要多留心,生命是充滿了美感。
什麼是美,單純、回到自然、單純就是最美,千利休打造的茶室很小、很簡單、他所覺得最好的茶碗,是做瓦片的工匠做的,很素,沒有花樣,就一個「單純、自然」。
讓生命回到最自然、最單純,就是生命最美的時候。


站長的話:
1989年,日本影壇為了紀念千利休四百年忌,推出兩部電影;一部是熊井啟導演,並在同年獲得威尼斯影展銀獅獎的「千利休‧本覺坊遺文」,三船敏郎飾演千利休。另外一部是敕使河原宏導演的「利休」,三國連太郎山崎努主演。兩部片子同時發行,在當時相當轟動。
1989年電影(英文字冪)三船敏郎主演的千利休本覺坊遺文
1989敕使河原宏導演的「利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I2ODc3NTI=.html
西班牙語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