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站在馬偕醫館

(06-14-2014 一止)
門裡門外。
這是在馬偕醫館內的門把。
        我們隨時都在門裡門外走進走出,卻不曾停下腳步欣賞這不起眼的門把,他見證了一世紀的歷史。
可以想像嗎?一位10歲就發願當宣教師的牧師,28歲遠從美國西岸舊金山搭船,歷經1個多月的航行,馬偕牧師終於在18711229日抵達了臺灣打狗港(今高雄)。之後在高雄跟隨一位英國長老教會牧師學習台語,再度搭乘海龍號(是英商得忌利士洋行所屬輪船)北上,終於187239日抵達淡水。
       馬偕在他的日記本上,寫下了此刻的心情:「約下午3點,船入淡水港並且下錨。被這個地方深深的感動,我立即下定決心,這就是一直在等待我的宣教區。在我之前沒有人在此地服事。噢!值得讚美的上帝啊!我的心裡歡愉到真想高興的拍手。美麗的淡水,我的心裡實在感動。」

得忌利士洋行1870年至今有140年之久的歷史建物)戴著耳機聽著上面述說的這一段,全身全心都受震撼,發現彼此內心底層的嚮往是一樣的,在還沒皈依前,隱約感覺自己像是乘願再來。皈依師的那當下,這個確定是相當明顯與篤定,有如馬偕看到淡水般的雀躍,對!就是這裡,有一條無形的臍帶的將上帝的愛,在此地落根。
當我站在淡水一方,儘管跟當時的時空物移,已經改變很多,但每每想到馬偕第一眼愛上淡水的那心情,心情也跟著愉悅了起來,懂得用單純的眼睛,還原去看眼前環境的種種變遷。
       當我們來到一家老字號餅店:三協成糕餅舖(1930年至今)。一進去就覺得很有個性,大大的字就寫著:我大聲說出,我愛台灣。再轉個灣,整面牆及整櫃,都是盧修一的照片及一些出版品,桌上抗議小白宮被財團都更27層豪宅的連署書,再往裡走就是店面,擺滿試吃的糕點,一大塊一大塊,還有溫熱的烏龍茶可以配著喝,從這一些巧思,都可以感受著台灣人的那一份質樸與熱情。
這裡有讓人休息的空間,牆上掛滿當時淡水風貌的照片,上面這一張,淡水河邊沒有堤防,可以直接親近淡水,瞭望著觀音山。
第二張是淡水街的手車仔,是日本人鈴木得次郎等三人於1869年發明的。

第三張是1872年馬偕在此租屋義診,叫做滬尾偕醫館。
進入館內,除了圖片還有當時留下的一些醫療器材,聖經,書籍,鋼琴、風琴、沙發....最讓人吸引的就是這兩張,都寫著:在台的時間大部分都與學生在外旅行....
一恩說她最喜歡這兩張,可以到處隨師行,到處傳法托缽,好像是早期師回來,北中南隨師行,到處開講、法談,很容易感受著馬偕與學生之間那一種道情之深。1884年清法戰爭發生,法國戰艦已經在淡水海邊準備要砲轟淡水,當時為了保護外國人,有一艘英國軍艦停在港口,叫馬偕帶家人及貴重之物上船,但馬偕告訴外國朋友說:「啊!我在主裡的這些孩子們就是我的貴重之物。他們與我一同到各處去,在我病了時餵養我,我們一同涉溪、登山、共同面對海中或陸地上的危險,從來不曾在任何敵人面前退縮而去,他們就是我的貴重之物!當他們在岸上時,我絕不上船,如果他們將會受苦,那麼我們要一同受苦。」
好美啊!淡水風情若少了這一味,再美的景色依然淡然無味,而今我站在漁人碼頭,吹著海風,面對觀音山。想起了馬偕帶一位學生阿華爬觀音山的一段故事:「路旁長滿了高草,並像刀子一樣會割人。當我們到達了海拔約1700百呎的頂峰時,我們的手都流血而且很痛,是從山頂上看到的風景使我們的勞累和疼痛有所代價,實在是奇美無比。
但是阿華,卻感到很迷惑,想不通我們費了這麼一番工夫到這裡來是為了甚麼。看不出自然界有甚麼美,而爬山上到了這裡來只為了看風景實在令他難以理解。
......
但他的感受雖是停頓,卻並不是死去。
我們站在那裡一起唱詩篇一百篇,而在我們還未唱完最後一節之前,那把地上、天空及海?都造得極美的偉大聖靈已經感動了阿華。情感的最深處被激起,使他開始看到了美,而他新生的心靈也聽到及看到上帝在自然萬物界中的信息。自那一刻開始,他就成為一個對自然界萬物都極感興趣與熱愛的學生。」
當情感深處被激起時,再也阻擋不住對萬事萬物的欣賞。當搭船來到淡水時,落日也正好照射在海面上,轉身時,望見天空高掛著一輪明月,真的好美,圓滿!
走在淡水佬街,吹著海風,想起了下午,我正站在馬偕醫館,欣賞著所留下的遺物,那觸目所及敲進心裡的靈魂,是如此震撼,牆上掛的這一幅寫著:最後的住家
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  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
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  我一生的歡喜攏在此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   對雲中隙孔觀望全地
波蘭大海遙遠的對岸  我意愛在此眺望無息
~~~~~~~~~~~~~~~~~~~~~~~~~~~~~~~~~~~~~~~~~~~~~~~~~~~~~~~~~~~~
我心未通割離的台灣啊  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
我心未通割離的台灣啊  我一世的快樂隴在此
盼望我人生的續尾站   在大湧拍岸的響聲中
在竹林搖動陰影裡面   尋著我一生最後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