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大體捐贈的故事

(2013-11-11季菁)
看了主題之夜裡的「奉獻的死亡契約(紀錄片原名Donated to Science)」,記錄了2009年幾位大體捐贈者給紐西蘭奧塔哥大學達尼丁醫學院(Otago School of Medicine in Dunedin)做為醫學院學生解剖用的過程。
大體奉獻者生前娓娓道來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家庭、他們之所以願意捐贈的原因。有的是期望能讓學生從中獲得知識,或許它也有在乎的,但他說死了就是死了,也就沒了那些會在乎的事了。一位說,我生前是位自私的人,但我希望死後人們想起我,不會再覺得我是自私的。

學習走出自己的衣櫃

(11-11-2013一恩)
網路上Ted演講「出櫃,道出「出櫃」的延伸意義,感覺對生命的打開有另一種視野。
小時候個性大而化之,算是活潑熱情的人。大學畢業後,職業是教師,為人師表,開始穿裙子,從不在學生面前表現「失態」,後來當了七八年的「先生娘」,那是生命中最痛苦的歲月,經常得半夜起來幫忙接生,隔天一早又要送孩子上學,接著一整天應接不暇。
面對產婦和家屬,我的表情永遠只有一個:微笑。
她們都說我是個很溫暖,很有安全感的「先生娘」,即使偶爾外出,遇到熟識的病患馬上得露出她們所「期待」的表情,即使心情再怎麼不好,身體再怎麼疲累,永遠帶著一個面具,永遠躲在我的「衣櫃」裡。
那時的我,常常很不由衷,很不快樂。

出櫃的可貴

(11-11-2013一心)
網路上看到一個Ted演講,主講人Ash Beckham的題目是「出櫃」。她說,每一個人都有衣櫃,當你不能真的時候,你就是躲在衣櫃裡了。所以,每一個人,都有出櫃的經驗。
比如說,跟你未成年的孩子說「把拔馬麻要離婚了」,跟你的合夥人說「我欺騙了你」,跟你的愛人說「我得了癌症」,只要是把難以啟口的話,說出來,就是出櫃。藏在衣櫃和出櫃,是普世經驗。
出櫃的過程,必定是困難的,沒有誰的出櫃比較困難,困難就是困難。我們之所以會躲在衣櫃裡,是因為在衣櫃裡,我們有安全的假象,出櫃則意味著,我們將要離開安全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