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對別人的痛有感覺了

 (11-13-2011一三)
太太幾個月前調到新單位,業務從不熟悉到熟悉,投入不少心血。這個單位辦理招生業務,有許多獎金可拿,也因為如此,獎金便成了小主管「廣結善緣」的利器。
很多人沒做事,但只要功勞簿榜上有名,就可獲得一筆意外之財;反之,勞心勞力的相關承辦人,卻被邊緣化少得可憐。太太對此深不以為然。這段時間,太太感覺到自己被排擠,小主管與其他同事對她也不友善,而當初推薦太太到該單位的大主管已調職,新接任的大主管與小主管簡直臭氣相投,太太為此感到鬱悶。
早餐時,聽著太太不平之鳴,突然冒出了一個圖像

找到通往美學的入口

(11-13-2011宥娟)
打算放鬆一下,打開電視,看到了2007年改編自童話故事的電影《波特小姐:彼得兔的誕生》。彼得兔是當年賣書時最喜愛的童書之一。
電影描述碧雅翠絲.波特(BeatrixPotter) 與她的出版商諾曼.沃恩(NormanWarne)的愛情,以及她如何利用她的寫作與畫畫天分,擺脫社會加諸在她的束縛,追求一個獨立自主的人生。波特小姐筆下描繪的都是英格蘭湖區的小動物,深入英國家庭,成為英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對兒童教育深具影響,片中讓我最感動的,是當她在拍賣會場上以3000英鎊買下「丘頂」(Hill Top)農莊之後,競標的掮客在會後指責他的競標是在浪費土地價值波特小姐回應對方:「土地是我創作靈感的來源,它應該留給英國人民。」最後經由國民信託(The National Trust)託管,捐給英國人民4000英畝的湖區土地。
波特小姐的故事今天讀來感觸特別深,我想起2007年到溪頭獨遊,晚餐時鄰桌坐著霸嗎和兩個孩子的一家人,媽媽說要去帶小朋友去看螢火蟲,這才意會過來,那當時正是螢火蟲的鬧季。

想不到可以和媽媽溝通

(11-13-2011中豪)
昨天晚上,宇芬在閱讀慈悲喜捨的講義,媽媽問她,「你在看什麼?」宇芬(想要快閃,怕被唸)簡單回答,「一些文章。」,兩人對話就停了。
常常因為媽媽說的話很主觀,表達很直接,讓先生很在意卡住。當這種情況發生,她總是直接投降,走為上策,不理會母親。
宇芬突然加上一句話,「這是在討論關於慈悲喜捨的觀念。」媽媽問,「那是什麼?我沒聽過。」再多一句,「很多宗教都會談到的觀念。」
「我覺得你好像有點出世的傾向。」(媽媽開始負面反應了)